工大寒假书单,给自己“充充电”吧!
发布人:团委  发布时间:2022-01-16   浏览次数:11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读书之重要

贯古通今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书使人充实

读书愈多

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所以我们特此推出

寒假书单

以此来丰富各位同学们的

精神宝库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季羡林




书名:《人间词话》
作者:   王国维     

  《人间词话》超越时代的现代性,王国维抛却儒家风雅教化观念的“载道”论,而代之以西方近现代文艺美学思想。王国维所提出的三境,也令很多人为之幡然醒悟。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境界,为孤独地为理想奋斗,称作厚积阶段。第二境界,为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称作磨炼阶段。为了理想日渐消瘦也不悔,一生相思为一梦。第三境界,则为成功后的豁然醒悟,称作新生阶段。
   
面对成功,我们幡然领会:幸福就在身边,我们要的不过就是一壶酒、一卷书、清风、明月、爱人、知己。这第三境界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可以概括: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而他人仅仅是过客。


书名: 《活着》
作者:   余华   

   该书展现了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规。
   
小说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语调,织就了一幅人性的挂毯。其冷静的风格使读者与福贵同甘共苦,当好运垂顾他时,我们会欣然微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们又会黯然神伤。悲剧总是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


书名:《平凡的世界》
作者:     路遥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神话,不仅是一个呈现在眼前的小说世界,以及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中间,而且还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

书名:  《边城》
作者:   沈从文      他写出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沈从文的身世、性格和人生际遇决定了他的文风,他大概是用最柔软、最美的语言去歌颂人性之善的一位作家了。就像他写的翠翠一样,从来不想残忍之事。但他自己却是在各种残酷的环境中挣扎了一辈子的,这一点尤其让人无法

动容,

慨叹。这种情形大致相当于一个人身在炼狱,却始终不肯向魔鬼低头,并且拒绝用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方式抵抗,只用柔软的肉身死扛,最终靠精神力量使魔鬼屈服的故事。所以,他的文章不是一般作家可以学的,他看似柔软的文字里隐藏着最坚韧的信念,他写痛苦尤为一绝,没有悲怆的哭喊,没有歇斯底里,甚至让你连确切的文字都找不到,可就是能让你觉得痛苦,目之所见,耳之所及,就连气味都透着伤感,可这种伤又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干净和纯粹,让你读罢虽掩卷唏嘘却不能沉迷其中。还有他的文章构思,浑然天成,精密细巧,像流动的水一样,你只知道他的存在,深感惊艳,但无法解析。
   
《边城》是一部现代作家难以比肩的作品,但初读之时并不让人惊艳,尤其是前面有关茶峒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是将过去岁月里一个湘西小城的某一瞬定格入画。而后,人物就活在这幅画里了




书名:《白鹿原》
作者:  陈忠实        

   陈忠实在白鹿原之中所描写的有两个主旨。第一个主旨:传宗接代的代价。在那个年代,封建思想极度严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根深蒂固。第二个主旨:女性地位低下,已经到了连女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的地步。《白鹿原》是一部史诗般巨作。它所描述的时代变迁、人物形象延展、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着实令人震撼不已。在这个作品里面,白嘉轩、朱先生都是在这样的根基上塑造的正面形象,他们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伦理和精神人格的代表,他们围绕着那种传统的秩序,传统的习惯,传统的习俗,传统的家族关系,这些小说表现得非常充分。
   
在白鹿原这本书中恰恰也展现出了陈忠实对历史的一个理解思考和一种预言吧。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美】斯科特·派克    

   该书告诉我们如何灵活运用传统心理分析的方法去解决人生的冲突和难题。《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斯科特·派克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书名:    《局外人》      
作者:【法】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真正的荒诞并不是对生活的不思进取和对苦痛的无病呻吟,它恰恰是让你看清生活荒谬的底色后能奋起反抗虚无,沐浴阳光。就像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阿尔贝·加缪也说:诞生到一个荒谬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局外人》有一个惊世骇俗的著名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小说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在提醒我们,默尔索不是我们见惯了的那种小说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冷漠的人,但冷漠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默尔索和我们的区别就是,他看透了世界的荒诞,看透了人生的荒诞,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我们只是偶尔丧失意义感,而他的回答是清醒而自知、肯定而坚定的“没有意义”。他还是一个拒绝撒谎的人,忠于自己的感受甚至愿意为之赴死。《局外人》里的默索尔可以让我们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书名: 《喧哗与骚动》   
作者:【美】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中有句话叫“在痛苦中诞生,在疾病中长大,在腐朽中死去,人者,不过是其不幸之总和而已“。福克纳用意识流的写法描述了小本的意识活动,为我们展现了智力障碍症的世界。喧哗与骚动描写的是一种人生琐碎而冗杂的细节。
   
这部小说,在阅读是时察觉不到任何一丝喜悦的色彩,仿佛在看一部黑白电影,通篇充满了噪点和毫无起伏的低语,似乎存在于时光中的除了毫无意义的时间的流逝,就只有琐碎且过于频繁以致褪色的痛苦,没有任何的期待与希望。家族内部精神世界的割裂,无法互相理解的丈夫与妻子、母亲与儿女;无法将精神与现实统一以致自我毁灭的青年;终其一生将自己淹没在准备三餐和去教堂听赞美诗等琐事中的黑人仆人,年老的她站在寒风萧瑟的光秃秃的庭院里,已经对那些疼痛与寒冷无动于衷。这本书锁表到的生活的本质即为毫无意义的躁动,这正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最无能为力也是最该为之感到悲哀的事实。



书名:         《百年孤独》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书名:      《瓦尔登湖》     
作者:【美】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该书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瓦尔登湖》是一部大的美文,里面所插叙的一切对象,都浸润着棱罗的全部情感。
   
梭罗善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写眼前的一切事物,在棱罗的眼中,这些自然物并非死去,而是鲜活。而做到这一点,则归功于棱罗使用的一种与泥土接壤的语言,如同农夫播种一样自然的文字,恰恰,这种语言风格保持着《瓦尔登湖》一书的鲜嫩,而鲜嫩的东西是长久的。棱罗用第一人称完全将自己与瓦尔登湖合二为一,将《瓦尔登湖》中的自然美透过""的感官、情感加以展示。

好书千千万
永远不要嫌多
你正在读哪本好书呢
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推荐书单


1
《人间词话》- 王国维

2《  活  着  》- 余华

3《平凡的世界》- 路遥

4《  边  城  》- 沈从文

5《白鹿原》- 陈忠实

6《少有人走的路》-亨利·戴维                  

7《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8《喧哗与骚动》-威廉·福克纳

9《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10《瓦尔登湖》-斯科特·派克



齐鲁工业大学学生会出品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排版/尹中润 杨家卉

图片/网络

审核/崔亚娟

责任编辑/梁栋

指导老师/崔庆蕾

@齐鲁工业大学学生会

投稿方式:qlgydxxsh@163.com